刚到伦敦,对每一个地方每一站都无比好奇,空气中也充满了新鲜。为期两个月的orientation像是对我正式学习的一个提前热身,在那里我遇到了很优秀的导师,他们来自不同学院,出身于不同专业。同时,在那里我也结交了好多要好的朋友,到了国外才发现,结交的朋友直接决定你的生活和学习质量。在这个课程期间,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:“这就是我想要学的。”可能是因为之前我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,我的想法和绘画更自由,但这些都很大程度的帮助我不受限制,有更广的思维空间。
伦敦有着最好的艺术资源,学校每周都会发 Bulletin 来推荐最近的 exhibitions或者一些跟艺术相关的 events,每每我的research遇到瓶颈,我都喜欢去各种museums 和 galleries,看看那些总是能启发我作品, 或者有时只是在大街小巷闲逛,或者坐在双层巴士顶层第一排用不一样视角去看这个城市,就常常会豁然开朗。
记得才到伦敦的一个月,我就基本把 jewellery 的 galleries 去完了,那个时候对我冲击是最大的。在以前,我一直以为珠宝只是美丽而昂贵的饰品,但其实jewellery根本没有 boundary 来限定它,有时更多注重的是 concept 或者是这个 artwork 背后的故事,甚至有一些 jewellery,像是它们根本不能佩戴,像是 RalucaGrada 的THE 5th ACT OF JEWELLERY,它旨在探索珠宝抽象化与价值的关系。随着对珠宝更深入的了解,我发现其实珠宝更像是一件艺术品,而身体仅仅是一个 platform 来承载和表现 jewellery。其实在我的学习中,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,我就很喜欢跟我的导师 Nikki 讨论我的 project,research 她给我的意见,然后在加以选择运用,我在 workshop和 technicians 一起解决making过程中的问题,向他们学习更多的方式方法,然后常常自己在一边练习,现在她们既是我的导师又是我的老朋友。同时,我也常常“利用”身边的同学,和他们做 crit,用他们的 feedback 来改进我的东西,当他们的想法或者是作品让我佩服的地方,我就常常记下来,然后把他们的东西转化成我的,并运用到我的设计里。我喜欢搜集各种 materials,然后来做实验,常常我的 development 就是来自于动手中的各种 mistakes。记得我的导师跟我说过less is more, but we want you do less plus more and just be brave to break the rules。
记得面试圣马丁的过程中,圣马丁老师很注重对材料的选择和创新,以及整个创作过程的连贯性,甚至他们在乎你的不足和错误。另外,我面试之前还做了一个小短片,内容是让我的朋友们在第一次拿到我的Jewellery时,想要怎么佩戴它们的过程。因为我的 final piece 看起来是比较 tough 的,所以我想要加一些诙谐的元素进去,同时我也想要探索“怎样佩戴 jewellery ”对于不同人的理解,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尝试,但我觉得圣马丁老师对这样多媒体对展示是感兴趣的,可能这也为我的面试加了分吧。还有一点,就是英文特别重要,你对你自己作品的关键词汇是否准确掌握,以及你的 presentation 的词汇是否专业,你能否自信交流也直接影响着你面试的结果。
最终的面试结果令我喜出望外,三所在英国珠宝专业领域名列前茅的高等院校所录取,经过这一年的不断努力和拓展,所以才收获了今天的成功。
最后我想给大家说,不要盲目追求学院或专业,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,并为之努力,就一定能开花结果。